新闻

2025年10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圣公会圣匠中学 - 2025年10月
尽显个人才能 成就学生顶尖大学梦
圣公会圣匠中学秉持「忠、训、勤、劳」的校训精神,以「栽培敬业乐群生命,创建和谐关爱校园」为己任,培养学生积极学习、勤劳工作及服务人群的精神。吴嘉凤校长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,「不论是哪一类学生,我都希望能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,让他们愉快学习,找到未来出路。」学校透过优化课堂、人工智能技术、个人发展培育及一系列学生支援,让同学在六年间展现自我,发展个人价值,成就学生顶尖大学梦。
引入人工智能 促进学习效能
学校多年来一直善用科技配合学与教,提供网上平台,促进学生学习。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,近三年,学校制订新学习规划,培养同学善用AI,提升学习效能,让学生「乐于学习」。如英文科的SolidMemory 平台及引入AI批改作文平台,优化作文批改流程,令教与学更为高效。
学校更自主设计数学自学平台,利用AI生成针对性题目,帮助能力稍弱的学生提升成绩。该系统设有积分机制,学生完成任务可赚取积分兑换礼物,有效激发学习动机,解决学习枯燥的问题,提升学习积极性。此外,学校亦引入AI平台应用课程及多媒体创作课程等,提供实用而具趣味的AI教学,引导学生驾驭及善用AI,并与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做好接轨。
多元化英文教学 为入大学做好准备
配合接着三年的新规划,英文科广泛运用AI技术,配合多元化语文活动与分组教学,建构系统性教学策略,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。AI应用方面,学校去年开始引入SolidMemory 平台。该平台可依学生个人需要储存词汇,提供个人化学习与重温功能,使学生在短期内充实词汇库、提升读写能力。老师会每周统计进度,部分学生一周内更可认识数百个生字。
同时,学校与AI 公司合作:一是以AI 协助教师批改作文,减少耗时、增加学生训练次数, 配搭课后1小时写作模拟考试,训练其速度与应试能力,AI软件与教师的双重回馈能更有效及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;二是AI口语训练,学生每1-2周针对热门话题进行1 分钟对话练习,AI 从发音、内容、结构各方面给予反馈,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,帮助他们更熟练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。
在优化课堂分组教学方面,初中英文分Starters、Movers、Flyers、Masters四组,实现因材施教的果效;另外开展英语大使、早会分享、摊位游戏等活动,组织新加坡等地英语游学团,并与历史科、音乐、艺术等科目展开跨课程活动,如故宫展览、音乐剧等,营造沉浸式英语环境,这些活动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,增强跨学科知识,并促进他们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英语。
多元STEAM教育 开拓眼界、增广见闻
学校透过多元课程与活动开展STEAM教育,为学生提供丰富研习机会,让他们学以致用。老师会为同学安排一系列的专题研习,从实践中探索。学校更安排校本创艺科技教育计划,涵盖无人机编程与原理、机械人编程与构建、物联网IOT编程、产品设计思维等内容。此外,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数码港、科学园,让学生接触最新创科动态,启发他们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,兼具生涯规划的意义。
课程以外,学校设立STEM学会,教授如无人机、AI应用等新技术,给予同学尝试、见识与展示的机会,带领他们参加校外比赛,从比赛与交流中有所得益。而同学亦不负众望,勇夺不同奖项,例如亚太区STEM/ AI科技创新挑战赛(中学组)大金奖;更有同学获颁香港职业先修学校议会主办的「STEAM教育奖学金」。
开设应用学习课程 兼顾升学与就业发展
学校开设健康护理实务、英文传意、时装及形象设计、酒店营运等应用学习课程,不仅兼顾升学与就业发展,更让学生发展个人价值。该课程配合文凭试的选修科推行,如修读「旅游与款待业」的学生,会同步修读VTC酒店营运课程,并参加额外中英文课程及体验活动,且合格后可获颁「职业文凭」,既可让学科与职业导向课程相互联系,更为同学的升学或就业多添一重保障。
推行融情教育 「以人为本」、实现自我价值
学校以全校参与模式推行融情教育,贯彻「以人为本」的核心,坚持「每个学生都有价值」的理念。融情教育不仅覆盖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,也包含非华语学生等群体,从学习、成长到生涯规划、升学就业,甚至是社交技巧、精神健康等,提供全方位支援。
学校的学习支援组,由专业团队组成,通过讲座、面谈及校外资源对接,为学生及家长提供适切的支援,形成教育合力;全体教师亦积极参与相关培训,为学生提供专业及有效的支援服务。学校针对每一位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支援,为其订立目标,透过不同的融合活动,包括:课堂的调适、课外学习支援,运动小组、音乐小组、社交小组等,帮助学生重建学习信心与社交能力。透过针对性的支援,使学生在学习、个人发展、社交等方面实现成长蜕变,找到自身价值,建立自信。
关注新来港及中一学生需要 衔接校园新生活
学校致力关注学生的需要,提供适切的支援。针对新来港学生的适应范畴,从语言、生活、学习等方面入手,协助他们逐渐适应与进步。同时,学校也为中一新生提供衔接支援,于暑假期间开设衔接课程,让学生预先适应中学课程;九月第二周举办新生家长日,向家长说明学生入学初期的关注事项、学校课程、校规等要求,明确家校合作方向。
此外,中一阶段更设有学习增润安排,如英文科按学生能力分班教学,另配合新来港学生的需要,开设普通话授课的中文班;入学后安排课后功课辅导班,既帮助学生重塑基础知识,培养学习自信,也平衡课外活动,全方位帮助新生融入中学生活,享受愉快学习的时光。
全人发展计划 尽显个人才能
为推动学生全方位的学习,发展学生不同才能。学校为中一、二级设立「全人发展计划」,学生需参与民安队训练或「户外探索」学习,以上活动内容侧重生活技能与纪律培养,帮助学生建立自律意识;中三级则参加为期五天的外展训练课程,形成初中三年的完整培育配套。外展训练课程针对青少年自理能力不足的问题,透过野外活动、自行煮食等环节,训练学生自理、自律与解难能力。活动期间,学生远离电子产品,接触户外与体能锻炼,不仅发展学生的抗逆力及团队精神,还能透过活动思考人生目标。家长在结业礼上亦能清晰见到孩子的转变。吴校长形容这是一个「另类的学习」,贯穿整个初中阶段,培育其责任感、学会感恩,也可以借此发掘学生的才能。
藉宗教认识生命 实践发展个人价值
学校重视基督教教育,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开展一系列课程与活动。作为一所基督教学校,圣匠针对不同年级设计聚焦不同的生命教育项目,除既有的初中宗教课及高中伦理课外,中一开设生命教育课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;中二设生命教育营强化学习;而中三设「全人发展计划之外展训练」让学生认识神的创造及加强抗逆力。学校也设学生团契职员会培训领袖生,并开展启发课程深化对基督教信仰的认识,结合高中「担挑计划」实践「爱」,也透过参与服务展现个人价值、回馈社会。学校的宗教教育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、将基督教的价值在生活中实践出来。